找到相关内容17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朱熹“致中和”的方法论

    。按照儒家内圣外王的逻辑,主体的道德伦理境界决定着人生一切活动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境界的提升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致中和是天地位、万物育所必需的主体条件。朱熹的方法论以致中和为根本问题,正是以儒家内圣外王的逻辑为根据的。  二、“致中和”的方法论体系的建构  如何解读“未发之中”与“已发之和”,是理解《中庸》首章、乃至建构理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关键问题,这就是有名的“未发已发”问题,也叫“...

    程梅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1769022.html
  • 从庄子到禅宗对中国人生哲学的建构

    的认识,也有千差万别。核心是在选择中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概括起来说:西方重人权、平等,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儒家追求“内圣外王”,重视道德和操守,故能舍生取义,蹈死如饴。道家以“齐物”的观念,视“生死...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1039076.html
  • 大乘佛典印禅心——评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中国化的佛教,因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得以在中国长久存在和蓬勃发展。由于唐代是一个文化开放、思想宽容的时代,三教并存,互相融摄,作为唐初思想产儿的禅宗自然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结果。儒家心性论、道家本体论以及玄学内圣外王等思想对禅宗佛性论都有极大影响。  诚然,儒道二家思想对禅宗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作为佛教宗派之一,禅宗...

    黄德昌.唐积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5839275.html
  • 佛法与儒家对中道思想之探讨——老和尚开示于中小学校长禅修班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物皆能各适其生,没有天灾、人祸,在儒家称为“内圣外王”之道,这就是中道产生出来的作用。  相即相离佛儒异  所谓:“内圣”是指这念心达到实相的境界,所谓“实际理地不立一法”;“外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1141211.html
  • 业报轮回思想的伦理意义

    局限于现世的整个生存过程。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德福相即的至善之实现要由上帝的存在来保证,与人相疏离的上帝之悬设若不做人间化之翻转则往往会产生道德他律,压抑人的主体能动性;中国儒家的至善目标是“内圣外王”...

    龚山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4144054.html
  • 禅学: 深入体验本质的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社会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即人格的提升与世功的双重圆满,并提出了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的圆满之路。所以,自上古以来,中国无论儒、释、道三家还是其它百家之学者均以修身正心为本。内心得道,是世功得道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个人建立无漏之业的根本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修身正心方法很多,到了唐宋之时,儒、释、道三学逐渐合流,产生了禅学的修行方法。成为人认知能力训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5146806.html
  • 禅学——直觉真理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社会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即人格的提升与世功的双重圆满,并提出了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的圆满之路。所以,自上古以来,中国无论儒、释、道三家还是其它百家之学者均以修身正心为本。内心得道,是世功得道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个人建立无漏之业的基础。X52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修身正心方法很多,到了唐宋之时,儒、释、道三学逐渐合流,产生了禅学的修行方法。成为人认知能力训练与道德...

    花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2648363.html
  • 浅谈中国儒道佛文化的特征与共性

    落脚点都在一个“人”字上,儒学就是人学,是偏于人社会属性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如果说三代以前是“天”与“神”的世界,至孔子时代,便自然地回归到了“人”的本体。至此,则天人合二为一。...

    果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451822.html
  • 外服儒风和内宗梵行

    元那里产生了反响。柳宗元(773—819年)本质上是一位儒家学者,他立身行事的根基在儒学,他一生的抱负是成就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和实行“修齐治平”。但是,他又“宿奉佛教,深通经论,持斋戒。时供僧交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74355573.html
  • 中国宗教事务:管理和立法

    依法行政,使政府行为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做到公正、透明、高效。  宗教事务管理和立法情况  历史上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神权政治或者纯粹政教合一的政权,封建统治者主张德主刑辅,内圣外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3056089.html